![]() 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包括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横向支架,若干所述横向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纵向支架,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拼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块,在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顶部连接凸块,在凸块的内部开设若干个第二拼接口,在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底部开设若干个第一拼接口,本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顶部的第二拼接口和底部的第一拼接口组装,加长本装置的长度,从而达到方便调节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0018U 申请号:CN202022482211.7U 申请日:2020-10-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燕 申请人:Suzhou Gushang Building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Co ltd; IPC主号:E04G2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 [n0002]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n0003] 建筑施工时,需要对水泥墙进行加固,因此需要使用龙骨结构,常见的龙骨结构使用的是钢筋搭建而成,钢筋之间使用钢丝固定,结构不稳定且操作复杂。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包括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横向支架,若干所述横向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纵向支架,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拼接口,所述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内部开设有若干T型槽,若干所述T型槽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T型槽和卡槽之间设置有凹槽; [n0007]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本装置通过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安装横向支架,横向支架的内部安装纵向支架,从而形成交叉,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内部开设有T型槽,T型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T型槽和卡槽的顶部之间开设有凹槽,卡槽的内部开设有插口,组装时可以将横向支架的两侧卡进T型槽中,再将卡板卡进卡槽内部的插口中,将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固定住,再将纵向支架卡进横向支架上的方形槽中,横向支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当纵向支架放置完成后,手指卡住卡块上的扶手槽,拨动卡块将插条穿过连接孔再插入横向支架内部的滑槽中,从而将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之间固定住,整个组装过程快速简便,通过第一主支架、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方便组装的效果; [n0008] 所述纵向支架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横向支架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转轴,两侧所述转轴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卡板,所述横向支架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若干卡块,若干所述卡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条; [n0009]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凸块,在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顶部连接凸块,在凸块的内部开设若干个第二拼接口,在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底部开设若干个第一拼接口,本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顶部的第二拼接口和底部的第一拼接口组装,加长本装置的长度,从而达到方便调节的效果。 [n0010]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拼接口; [n0011]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拼接口,方便拼接; [n0012]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开设有若干插口; [n0013]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插口,方便使用卡板将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固定; [n0014]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扶手槽; [n0015]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扶手槽,方便手指拨动卡块; [n0016] 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架中部两侧开设有方形槽; [n0017]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方形槽,方便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之间组装; [n0018] 优选的,所述卡板靠近卡槽的一侧均设置有卡头; [n0019]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头,方便卡板卡进插口中。 [n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21] 1.该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通过设置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本装置通过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安装横向支架,横向支架的内部安装纵向支架,从而形成交叉,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内部开设有T型槽,T型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T型槽和卡槽的顶部之间开设有凹槽,卡槽的内部开设有插口,组装时可以将横向支架的两侧卡进T型槽中,再将卡板卡进卡槽内部的插口中,将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之间固定住,再将纵向支架卡进横向支架上的方形槽中,横向支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当纵向支架放置完成后,手指卡住卡块上的扶手槽,拨动卡块将插条穿过连接孔再插入横向支架内部的滑槽中,从而将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之间固定住,整个组装过程快速简便,通过第一主支架、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方便组装的效果。 [n0022] 2.该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通过设置凸块,在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顶部连接凸块,在凸块的内部开设若干个第二拼接口,在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的底部开设若干个第一拼接口,本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主支架和第二主支架顶部的第二拼接口和底部的第一拼接口组装,加长本装置的长度,从而达到方便调节的效果。 [n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安装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条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中:1、第一主支架;2、第二主支架;3、横向支架;4、纵向支架;5、凸块;6、第一拼接口;7、T型槽;8、卡槽;9、凹槽;10、连接孔;11、转轴;12、卡板;13、卡块;14、插条;15、第二拼接口;16、插口;17、扶手槽;18、方形槽。 [n002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1]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n003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33]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 [n0034] 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包括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横向支架3,若干横向支架3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纵向支架4,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5,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拼接口6,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T型槽7,若干T型槽7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8,T型槽7和卡槽8之间设置有凹槽9; [n0035]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本装置通过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之间安装横向支架3,横向支架3的内部安装纵向支架4,从而形成交叉,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内部开设有T型槽7,T型槽7的一侧开设有卡槽8,T型槽7和卡槽8的顶部之间开设有凹槽9,卡槽8的内部开设有插口16,组装时可以将横向支架3的两侧卡进T型槽7中,再将卡板12卡进卡槽8内部的插口16中,将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之间固定住,再将纵向支架4卡进横向支架3上的方形槽18中,横向支架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当纵向支架4放置完成后,手指卡住卡块13上的扶手槽17,拨动卡块13将插条14穿过连接孔10再插入横向支架3内部的滑槽中,从而将横向支架3和纵向支架4之间固定住,整个组装过程快速简便,通过第一主支架1、横向支架3和纵向支架4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方便组装的效果; [n0036] 纵向支架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横向支架3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转轴11,两侧转轴11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卡板12,横向支架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若干卡块13,若干卡块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条14; [n0037]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凸块5,在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顶部连接凸块5,在凸块5的内部开设若干个第二拼接口15,在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底部开设若干个第一拼接口6,本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顶部的第二拼接口15和底部的第一拼接口6组装,加长本装置的长度,从而达到方便调节的效果。 [n0038]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凸块5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拼接口15; [n0039]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拼接口15,方便拼接; [n0040]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槽8的内部开设有若干插口16; [n0041]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插口16,方便使用卡板12将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固定; [n004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块13的两侧均开设有扶手槽17; [n0043]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扶手槽17,方便手指拨动卡块13; [n004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向支架3中部两侧开设有方形槽18; [n0045]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方形槽18,方便纵向支架4和横向支架3之间组装; [n004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板12靠近卡槽8的一侧均设置有卡头; [n0047]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头,方便卡板12卡进插口16中。 [n0048]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本装置通过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之间安装横向支架3,横向支架3的内部安装纵向支架4,从而形成交叉,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内部开设有T型槽7,T型槽7的一侧开设有卡槽8,T型槽7和卡槽8的顶部之间开设有凹槽9,卡槽8的内部开设有插口16,组装时可以将横向支架3的两侧卡进T型槽7中,再将卡板12卡进卡槽8内部的插口16中,将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之间固定住,再将纵向支架4卡进横向支架3上的方形槽18中,横向支架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当纵向支架4放置完成后,手指卡住卡块13上的扶手槽17,拨动卡块13将插条14穿过连接孔10再插入横向支架3内部的滑槽中,从而将横向支架3和纵向支架4之间固定住,整个组装过程快速简便,通过第一主支架1、横向支架3和纵向支架4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方便组装的效果,通过设置凸块5,在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顶部连接凸块5,在凸块5的内部开设若干个第二拼接口15,在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底部开设若干个第一拼接口6,本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顶部的第二拼接口15和底部的第一拼接口6组装,加长本装置的长度,从而达到方便调节的效果。 [n004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包括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横向支架(3),若干所述横向支架(3)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纵向支架(4),所述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5),所述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拼接口(6),所述第一主支架(1)和第二主支架(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T型槽(7),若干所述T型槽(7)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T型槽(7)和卡槽(8)之间设置有凹槽(9),所述纵向支架(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所述横向支架(3)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转轴(11),两侧所述转轴(11)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卡板(12),所述横向支架(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若干卡块(13),若干所述卡块(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条(14)。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5)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拼接口(15)。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8)的内部开设有若干插口(16)。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3)的两侧均开设有扶手槽(17)。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3)中部两侧开设有方形槽(18)。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2)靠近卡槽(8)的一侧均设置有卡头。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018U|2021-10-01|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 CN211341290U|2020-08-25|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 CN100334312C|2007-08-29|可拆式建筑模组件及建筑模框架施工方法 CN210737947U|2020-06-12|一种装配式楼梯 CN214615445U|2021-11-05|一种建筑用铝模板加强筋 CN205571843U|2016-09-14|一种楼承板钢筋桁架自动装配装置 CN212743044U|2021-03-19|一种边缘拆卸的钢管束 CN211499747U|2020-09-15|一种定型拼装木模板 CN210216721U|2020-03-31|一种厂房钢结构便于拼接接头 CN214402269U|2021-10-15|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pc构件 CN214364911U|2021-10-08|一种密封式建筑支撑模板 CN210565540U|2020-05-19|一种拼接式工字塑枋 CN211647276U|2020-10-09|一种快速组装的塑料建筑模板 CN210460170U|2020-05-05|一种方便组装的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栏 CN211524045U|2020-09-18|一种轻型钢框胶合板模板 CN210194953U|2020-03-27|一种节能环保型装配式墙体结构 CN213952952U|2021-08-13|一种侧封铝模板 CN212217816U|2020-12-25|一种零点定位系统以及加工中心 CN211621232U|2020-10-02|一种桥梁工程用可拼接钢模板 CN210113340U|2020-02-25|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加固结构 CN212773471U|2021-03-23|一种梁用木模板支设结构 CN214383907U|2021-10-12|一种u型渠道钢模板 CN211775787U|2020-10-27|一种非标准层铝模与木模组合节点结构 CN210263383U|2020-04-07|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 CN211499468U|2020-09-15|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柱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482211.7U|CN214330018U|2020-10-31|2020-10-31|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CN202022482211.7U| CN214330018U|2020-10-31|2020-10-31|一种用于建筑泥墙加固的龙骨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